中國國內銀價相對于倫敦市場銀價的溢價達到大約三年來最高,因出口商為獲得出口退稅而加強白銀出口,消耗了白銀庫存。
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本月及上月中國白銀的價格較倫敦白銀價格溢價最高達到17%。在過去六年中,溢價只有兩次超過這個幅度。數據顯示,上海期貨交易所監測的倉庫,白銀庫存已降至115公噸,比今年2月的峰值下降了80%。首創期貨駐北京貴金屬分析師劉旭說道:“白銀庫存下降是因為出口商把一些銀制品歸類為銀制導線以增加出口所致。”
劉旭說道:“這在中國白銀產業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很多出口商幾乎是毫不掩飾地試圖從出口退稅中獲利。海外市場對用于音響器材的銀制導線并沒有如此多的需求,但今年很多白銀出口都被貼上了‘導線’的標簽。”
銀制導線,比如用于音響器材的導線被劃歸制成品,可以享受17%的退稅率。政府本希望以這種退稅措施來鼓勵國內高端制造業的發展。
據北京安泰科信息開發有限公司,在太陽能行業對銀粉需求加大期間,中國轉為白銀凈進口國,而在2010年之前,中國大體上是白銀凈出口國。該公司在10月20日發表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政府在那一年(2010年)逐漸取消對生銀的出口退稅。
劉旭稱,中國政府可能很快會關閉該退稅漏洞,因較高的中國白銀溢價也刺激白銀走私回中國。深圳海關10月15日表示,其收繳了從香港走私進來的400公斤白銀。